期刊
  出版年
  关键词
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
Please wait a minute...
选择: 显示/隐藏图片
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2011年蚊虫种类及虫媒病毒调查研究
查冰, 于德山, 付士红, 李国太, 吕志, 蒋建祥, 唐承军, 贾玉新, 董茂星, 赵海, 梁国栋
摘要646)      PDF (1058KB)(901)   

目的 调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蚊虫种类及所携带虫媒病毒分布状况。方法 使用诱蚊灯于18:00至次日06:00进行蚊虫标本采集,分类鉴定后液氮保存并运送至实验室备检;通过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,并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;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新分离病毒的序列进行分析,完成同源性和系统发生分析。结果 2011年8月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7个县(市)共采集到蚊虫标本3属6种24028只,其中刺扰伊蚊最多,占采集总数的32.80%(7880/24028),淡色库蚊占30.26%(7272/24028);通过细胞培养分离到1株可以引起两种细胞(BHK-21和C6/36细胞)病变的病毒分离株(GS11-155);此外在32批蚊虫标本中检测到病毒(库蚊黄病毒、盖塔病毒、辽宁病毒)基因阳性,对其中11批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发现,1批为蚊传黄病毒,3批为盖塔病毒,7批为辽宁病毒。结论 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优势蚊种为刺扰伊蚊,且蚊虫携带多种虫媒病毒,包括蚊传黄病毒、盖塔病毒和辽宁病毒。

2012, 23 (5): 424-427.
甘肃省迭部县莱姆病自然疫源地调查
于德山1, 耿震2, 蒋建祥1, 郝琴2, 陈建华1, 汪鹏1
摘要1271)      PDF (351KB)(829)   

  【摘要】 目的 了解实施天然林保护后迭部县莱姆病在人群中的感染现状, 自然疫源地的变迁及宿主的莱姆病感染
情况。方法 人群血清伯氏疏螺旋体抗体的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法,以聚合酶链反应(PCR)检测伯氏疏螺旋体DNA。 结果迭部县境内5个林场及7个乡镇采集居民血清522份,莱姆病抗体阳性57份,阳性率10.92%。捕鼠6种69只,平均捕获率15.33%;其中北社鼠25只,占捕获总数的36.23%,褐家鼠18只,占26.09%,大林姬鼠15只,占21.74%,小林姬鼠9只,占13.04%,小家鼠和黑线姬鼠各1只, 各占1.45%。对62份鼠脾脏、66份肾脏,用PCR检测伯氏疏螺旋体核酸,结果阳性鼠脾6份,肾5份,鼠携带莱姆病病原阳性率为15.15%(10/66);其中北社鼠6只, 褐家鼠2只,大林姬鼠及小林姬鼠各1只。用BSK培养基从采集的鼠肾、 膀胱中分离培养出3株伯氏疏螺旋体。结论 迭部县广泛存在莱姆病疫源地, 人群感染率较高。

2009, 20 (1): 57-58.
兰州空港口岸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调查
周科清1;姚全贵1;陈光1;郑玲琴1;于德山2;蒋建祥2
摘要890)      PDF (299KB)(639)   
目的 了解兰州空港口岸地区是否存在肾综合征出血热(HFRS)疫源地以及主要宿主动物种类、密度及带病毒情况,为口岸的卫生安全和疾病防制提供依据。方法 按照"全国流行性出血热地理流行病学方法"和"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方法",在兰州机场不同生境定点连续性观察鼠类的密度、构成,检测鼠带病毒情况。结果 兰州机场所在地区历史上及近年均未发现HFRS病人,检测正常人群血清158份未发现隐性感染者。宿主动物监测捕获啮齿类动物3目5科11种1220只,捕获率8.47%,其中室内为4.03%,以小家鼠、褐家鼠为优势种;野外捕获率为9.95%,以子午沙鼠、黑线仓鼠为优势种。机场采集鼠肺461份未检出携带HFRS病毒。结论 兰州中川机场目前不存在HFRS疫源地。
2004年甘肃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
于德山1;周科清2;蒋建祥1;杨俊克1;党清辉1
摘要469)      PDF (121KB)(674)